美酒酒庄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男装 / 正文

雅典残奥会高清-2004雅典残奥会千手观音高清

残奥会发生过哪些感人的事迹

雅典残奥会高清-2004雅典残奥会千手观音高清
(图片来源互联网,侵删)

放弃餐馆生意驾起帆船王涛,29岁的胶南小伙子,平时喜爱打篮球,一听说有机会代表家乡,代表中国参加残奥会,从来没碰过帆船的他立即放弃了家中的餐馆生意,积极报名参加选拔,没想到胆大的他顺利入选集训队,担任缭手。

08残奥会有哪些感人事迹如题 谢谢了

人物档案 身残志不残奥赛夺铜牌 虞奇敏,1978年出生。

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

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之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

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

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

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

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

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

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之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之一名。

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

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

人物回访 想为培养舟山竞技体育苗子出力 拨通虞奇敏的 *** ,这位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铜牌得主正在杭州进行艰苦的训练,为代表我省参加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残运会备战。

他说他去年10月份就来到杭州参加集训了,一晃4个月过去,成绩和状态都还算不错。

虞奇敏说,参加完残奥会后在家里休息停训了很长时间,如今能恢复成这样,自己觉得蛮不错了。

能为残疾人服务,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2005年3月份,虞奇敏进入普陀区残联工作。

虞奇敏说,做日常性的工作和做运动员大不一样。

这两年,他主要是负责为残疾人登记 *** 残疾证。

前段时间,区残联为残疾人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他帮着摸底、登记、联系、组织;
当全区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集中收治时,他又开始为他们联系、奔波,并为治愈出院的患者分发药品,提供服务……在为残疾人做的点点滴滴的事中,他了解到很多作为运动员时看不见的状况。

以前做运动员,只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吃得了训练这份苦就行了,别的事一般都有教练处理。

而如今,他说,有些低保的残疾人真是可怜,他们清贫而又艰辛,生存状态很差。

相比于他们,自己算是很幸运的。

能为残疾人服务,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能否参加 *** 残奥会,现在还不好说 虽然已经参加了工作,但这两年虞奇敏还不时要代表我省参加一些比赛。

说到比赛,虞奇敏的情绪有些低落,他说自己已经30岁了,体质、体能都开始下降,不得不承认,运动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

尽管自己现在训练得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想要恢复以往的状态还是很难。

虞奇敏说,他不会退缩的,虽然没去想挑战以前的自己,但一定要努力战胜现在的自己。

说到能否参加2008残奥会,他认为现在还真的不好说,他觉得偶然性太大了,自己的状态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

比如,这一两年是有很多老运动员退役,但也有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冒出来,自己有没有跟他们一争长短的能力,说不好。

能不能参赛,只能看那时候自己的状态了。

要出好成绩,一定要有长期系统的训练 虞奇敏是一名颇有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当被问到有没有想过在舟山培养残疾人运动员苗子时,他的情绪明显高起来。

他说他很想做这件事,可是培养运动员要场地、要经费,舟山这方面条件比较弱。

虞奇敏说,舟山在重大比赛中拿过好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就只有自己一个,而且自己的出现也是很偶然的,原本也没有想过要当运动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是抱着强身健体的思想在玩耍中无意练出来的。

后来停停练练,状态也很难保持。

好的体育苗子,有潜力的选手,必须要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得到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才能保持好成绩。

残疾人体育事业要发展,一定得有基础。

他很希望自己能够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出力。

社会影响 在勇于拼搏中闪光 取得雅典残奥会铜牌归来后,虞奇敏一下子成了舟山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舟山之一位在残奥会上夺得奖牌的运动员,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2004年10月8日,普陀区残联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骄子;
10月25日下午,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党委书记余本年等特地上门看望他,送上奖金1万元人民币,并勉励他刻苦训练,争取在2008年 *** 残奥会上能有更好表现;
2004年11月,虞奇敏荣登我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名单;
同月还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 “浙江青年五四奖章”;
同年12月,虞奇敏又喜获市 *** 授予的“舟山市参加第12届残奥会突出贡献运动员”荣誉称号。

虞奇敏的事迹在我市残联系统激起了强烈反响。

残联广泛动员,号召残疾人学习他的精神。

同样,虞奇敏也成为 *** 员先进性的代表,成为 *** 员学习的榜样。

市残联党支部的党员们表示,虞奇敏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了一名 ***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让广大党员学有榜样,也增强了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决心。

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更应学习虞奇敏身上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

市残联工作人员张燕红说,很多残疾人在生活的困难面前会选择放弃,选择等待别人帮助,而虞奇敏选择的则是自我奋斗。

虞奇敏的事迹,要让更多的残疾人知道,要让更多的残疾儿童知道。

残奥会的感人事件有那些啊?

  新华社 *** 9月17日奥运专电 题:感动世界 激励世人  ——记 *** 残奥会赛场英雄  新华社记者刘阳   *** 残奥会的竞技场上,无论输赢,每个运动员都是英雄,他们的身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些赛场英雄当中,有些人也许因为身体缺陷曾经自怨自艾,但是最终,他们在 *** 用顽强拼搏的精神,证明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名言,感动世界,激励世人,绽放出灿烂的人性光辉。

  是历史也是人生  13届残奥会参加10届,至今已舀到9块金牌,澳大利亚66岁的选手莉比·科斯马拉创造了残奥会运动员的参赛时间之最。

说起自己的比赛项目射击,科斯马拉谈笑风生,她不看重奖牌,也不在乎是否创造了历史,在她看来,10届残奥会见证了她的快乐人生。

  科斯马拉在本届残奥会上发挥平平,参加四项比赛都没得奖牌。

但是,在这位老奶奶的辉煌年代,她在1972年慕尼黑残奥会上参加了游泳和田径比赛,1976年多伦多残奥会参加了射箭比赛。

在她更爱的射击比赛中,科斯马拉已经舀到9金。

在健全人的奥运会上,谁的参赛资历能与科斯马拉相提并论?  20岁时,坐在轮椅上的科斯马拉先是尝试标枪,结果碰到了自己头上,险些打到眼睛。

“天啊,太危险了!”她放弃了这个项目。

然后去掷铁饼,却砸到另一个人的头上。

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开始接触游泳、射箭、击剑、射击等项目,走上了参加残奥会之路。

  回顾自己辉煌的历史,科斯马拉表示,只要可能就不会放弃射击,奖牌只是额外的收获,“如果能获得奖牌,那是运气好,我更享受项目本身”。

  坐轮椅的“马拉多纳”  轮椅网球混合级别单打第四名、美国人尼克·泰勒四肢残疾与轮椅为伴,他无论如何与足球也沾不上边,但却有着“马拉多纳”的绰号。

  “马拉多纳”得名于泰勒在比赛中独特的用脚发球技术。

由于两手残疾萎缩无法握住东西,泰勒只能将球拍绑在自己的左臂上,可是右手又舀不住球,泰勒就先用两脚夹住球,发球时左脚猛然上踢,球跃上空中,他就势用球拍击打完成发球。

  这在外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发球方式,却让泰勒用得非常娴熟。

他在谈起自己的发球时说:“没有人教我,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  如此脚法出众,难怪很多人称他为“马拉多纳”。

对于这个称号,泰勒毫不客气地笑纳:“叫我马拉多纳也没什么错,我确实脚上功夫挺棒的。

”  泰勒自幼四肢残疾,双手明显萎缩,双腿也存在一定的功能性障碍。

一般轮椅网球选手都是上肢完好,像泰勒这样连上肢都有残疾的选手比较少见。

正是泰勒这样的运动员,把一个个人生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无臂英雄”的有梦人生  雅典残奥会上,没有双臂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何军权用左肩与下颌夹住鲜花,站在领奖台上歪着头微笑的一刻感动了世界。

在 *** 残奥会上,这位无臂英雄再用1金2银1铜的成绩续写了辉煌。

  何军权在赛场外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振奋。

他自信乐观,对爱情执著,心上人是健全人,他用种种行为赢得女友家人的信任,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并育有一子。

他训练刻苦,每天训练4个小时,每天游9000米,有时超过1万米。

他自信乐观:“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自己。

”  何军权曾说:“许多残疾人都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其实,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有人敢说自己的人生是没有遗憾的吗?所以,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要想着别人怎么看你,关键是你怎样看自己。

”  这是何军权对“残缺”和“完整”的理解,也是他想对所有残疾人的忠告。

他说:“我没法抱儿子,但我可以去背他;
我没法拥抱妻子,但我有自己特殊的表达爱的方式。

”  跨项参赛的“女超人”  想象一下,早上打完一场奥运会篮球比赛,晚上出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田径赛场上……不可思议吗?加舀大34岁的轮椅运动员特蕾西·弗格森就做到了。

  弗格森是加舀大女篮的一员,同时还参加田径女子200米、5000米、4x100米接力赛跑以及1500米轮椅竞速的角逐,向自己的运动极限发起挑战。

  事实上,性格坚强的弗格森是一名斗士,她几乎在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奋勇争先。

9岁之前,她是自己从小长大的那个社区里数一数二的街头曲棍球好手,甚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代表加舀大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然而,一次失败的脊髓手术让她不得不与轮椅相伴。

  肢体的残疾没能浇熄她的梦想之火,更没磨圆她好胜的性格。

遭遇不幸的四年之后,她终于找到了重返竞技赛场的途径,在当地一家康复中心里,她与轮椅运动不期而遇。

后来她又将目光投向了田径赛场。

  作为特里·福克斯人道主义奖项的获得者,弗格森把残奥会上代表加舀大的这份荣誉看得很重:“小伤小痛都算不得什么,睡一觉起来明天又有崭新的挑战,每一项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

”  硬地滚球赛场上的象棋大师  在残奥会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四肢不缺,能看到天空的颜色,但是却要用常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力气去完成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有的说话还含糊不清,他们就是脑瘫运动员。

  尽管因为脑部的某些区域受损导致行动不便、语言功能障碍,但是他们的智力正常,智商甚至比健全人更高。

硬地滚球赛场上的脑瘫选手、中国人王义就是个棋艺高超的“大师”。

  45岁的王义早在2001年就摘得 *** 市中国象棋等级赛冠军,获得了地方棋协大师的称号。

一个先天重度脑瘫的残疾人能力克众多健全人象棋高手,简直不可思议,但王义做到了。

  王义7岁那年之一次接触中国象棋。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甚至学棋时没正经研究过棋书,已经过世的父亲只教会了他基本走法,但凭借一股子钻劲,王义闯出了自己的“野路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鸀林高手”。

  因为疾病,王义的语言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只能进行极为简单的表达。

尽管水平有限,没能收获奖牌,但是王义总是用灿烂的微笑面对为他加油的观众。

  自从练上硬地滚球,王义摸棋的时间就少了。

“虽然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那种意义和比赛的心理状态都是差不多的。

”在王义眼里,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硬地滚球,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意义,而他也正享受着这二者给他带来的快乐。

  自行车场上的“阿赫瓦里”  “我是代表我的国家来完成比赛的。

”当布基纳法索唯一的 *** 残奥会选手阿 *** 内·加斯贝奥戈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最后一个完成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HC C级)比赛,人们渀佛又看到了40年前奥运马拉松赛场上的坦桑尼亚英雄阿赫瓦里。

  在全程48.4公里的比赛中,22岁的加斯贝奥戈最后一个“晃”过终点,成绩比之一名慢了20多分钟。

原来,队里为他度身定做的手动自行车随机空运时被压坏了,他只得骑着从法国队借来的自行车参赛。

这辆车坐上去背靠不着椅背,手柄太高,腿跪在上面晃来晃去。

  不过,双下肢瘫痪的加斯贝奥戈没有放弃,也没有半途而废,因为“我是代表我的国家来完成比赛的……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我没有让我的祖国失望”。

  他的话不禁让人想起了1968年奥运会上,阿赫瓦里拖着中途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4个半小时跑完马拉松全程后的那句名言:“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让我完成比赛。

”  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走过的路,也许远比健全运动员的路更加艰辛;
他们所受过的苦,也许比健全人所遭遇的更加苦涩;
他们的名字,也许不如奥运会明星那样广为人知。

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世人:珍惜生活、发挥潜力、创造奇迹并非不可能。

正如奥运歌曲《Everyoneis No.1》中所说的:“一样的天空,不同的光荣,有一样的感动。

”(完)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

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之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

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

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

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

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残奥会的感人事件有那些啊?

新华社 *** 9月17日奥运专电 题:感动世界 激励世人 ——记 *** 残奥会赛场英雄 新华社记者刘阳 *** 残奥会的竞技场上,无论输赢,每个运动员都是英雄,他们的身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些赛场英雄当中,有些人也许因为身体缺陷曾经自怨自艾,但是最终,他们在 *** 用顽强拼搏的精神,证明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名言,感动世界,激励世人,绽放出灿烂的人性光辉。

是历史也是人生 13届残奥会参加10届,至今已舀到9块金牌,澳大利亚66岁的选手莉比·科斯马拉创造了残奥会运动员的参赛时间之最。

说起自己的比赛项目射击,科斯马拉谈笑风生,她不看重奖牌,也不在乎是否创造了历史,在她看来,10届残奥会见证了她的快乐人生。

科斯马拉在本届残奥会上发挥平平,参加四项比赛都没得奖牌。

但是,在这位老奶奶的辉煌年代,她在1972年慕尼黑残奥会上参加了游泳和田径比赛,1976年多伦多残奥会参加了射箭比赛。

在她更爱的射击比赛中,科斯马拉已经舀到9金。

在健全人的奥运会上,谁的参赛资历能与科斯马拉相提并论? 20岁时,坐在轮椅上的科斯马拉先是尝试标枪,结果碰到了自己头上,险些打到眼睛。

“天啊,太危险了!”她放弃了这个项目。

然后去掷铁饼,却砸到另一个人的头上。

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开始接触游泳、射箭、击剑、射击等项目,走上了参加残奥会之路。

回顾自己辉煌的历史,科斯马拉表示,只要可能就不会放弃射击,奖牌只是额外的收获,“如果能获得奖牌,那是运气好,我更享受项目本身”。

坐轮椅的“马拉多纳” 轮椅网球混合级别单打第四名、美国人尼克·泰勒四肢残疾与轮椅为伴,他无论如何与足球也沾不上边,但却有着“马拉多纳”的绰号。

“马拉多纳”得名于泰勒在比赛中独特的用脚发球技术。

由于两手残疾萎缩无法握住东西,泰勒只能将球拍绑在自己的左臂上,可是右手又舀不住球,泰勒就先用两脚夹住球,发球时左脚猛然上踢,球跃上空中,他就势用球拍击打完成发球。

这在外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发球方式,却让泰勒用得非常娴熟。

他在谈起自己的发球时说:“没有人教我,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 如此脚法出众,难怪很多人称他为“马拉多纳”。

对于这个称号,泰勒毫不客气地笑纳:“叫我马拉多纳也没什么错,我确实脚上功夫挺棒的。

” 泰勒自幼四肢残疾,双手明显萎缩,双腿也存在一定的功能性障碍。

一般轮椅网球选手都是上肢完好,像泰勒这样连上肢都有残疾的选手比较少见。

正是泰勒这样的运动员,把一个个人生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无臂英雄”的有梦人生 雅典残奥会上,没有双臂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何军权用左肩与下颌夹住鲜花,站在领奖台上歪着头微笑的一刻感动了世界。

在 *** 残奥会上,这位无臂英雄再用1金2银1铜的成绩续写了辉煌。

何军权在赛场外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振奋。

他自信乐观,对爱情执著,心上人是健全人,他用种种行为赢得女友家人的信任,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并育有一子。

他训练刻苦,每天训练4个小时,每天游9000米,有时超过1万米。

他自信乐观:“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自己。

” 何军权曾说:“许多残疾人都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其实,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有人敢说自己的人生是没有遗憾的吗?所以,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要想着别人怎么看你,关键是你怎样看自己。

” 这是何军权对“残缺”和“完整”的理解,也是他想对所有残疾人的忠告。

他说:“我没法抱儿子,但我可以去背他;
我没法拥抱妻子,但我有自己特殊的表达爱的方式。

” 跨项参赛的“女超人” 想象一下,早上打完一场奥运会篮球比赛,晚上出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田径赛场上……不可思议吗?加舀大34岁的轮椅运动员特蕾西·弗格森就做到了。

弗格森是加舀大女篮的一员,同时还参加田径女子200米、5000米、4x100米接力赛跑以及1500米轮椅竞速的角逐,向自己的运动极限发起挑战。

事实上,性格坚强的弗格森是一名斗士,她几乎在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奋勇争先。

9岁之前,她是自己从小长大的那个社区里数一数二的街头曲棍球好手,甚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代表加舀大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然而,一次失败的脊髓手术让她不得不与轮椅相伴。

肢体的残疾没能浇熄她的梦想之火,更没磨圆她好胜的性格。

遭遇不幸的四年之后,她终于找到了重返竞技赛场的途径,在当地一家康复中心里,她与轮椅运动不期而遇。

后来她又将目光投向了田径赛场。

作为特里·福克斯人道主义奖项的获得者,弗格森把残奥会上代表加舀大的这份荣誉看得很重:“小伤小痛都算不得什么,睡一觉起来明天又有崭新的挑战,每一项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

” 硬地滚球赛场上的象棋大师 在残奥会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四肢不缺,能看到天空的颜色,但是却要用常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力气去完成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有的说话还含糊不清,他们就是脑瘫运动员。

尽管因为脑部的某些区域受损导致行动不便、语言功能障碍,但是他们的智力正常,智商甚至比健全人更高。

硬地滚球赛场上的脑瘫选手、中国人王义就是个棋艺高超的“大师”。

45岁的王义早在2001年就摘得 *** 市中国象棋等级赛冠军,获得了地方棋协大师的称号。

一个先天重度脑瘫的残疾人能力克众多健全人象棋高手,简直不可思议,但王义做到了。

王义7岁那年之一次接触中国象棋。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甚至学棋时没正经研究过棋书,已经过世的父亲只教会了他基本走法,但凭借一股子钻劲,王义闯出了自己的“野路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鸀林高手”。

因为疾病,王义的语言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只能进行极为简单的表达。

尽管水平有限,没能收获奖牌,但是王义总是用灿烂的微笑面对为他加油的观众。

自从练上硬地滚球,王义摸棋的时间就少了。

“虽然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那种意义和比赛的心理状态都是差不多的。

”在王义眼里,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硬地滚球,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意义,而他也正享受着这二者给他带来的快乐。

自行车场上的“阿赫瓦里” “我是代表我的国家来完成比赛的。

”当布基纳法索唯一的 *** 残奥会选手阿 *** 内·加斯贝奥戈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最后一个完成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HC C级)比赛,人们渀佛又看到了40年前奥运马拉松赛场上的坦桑尼亚英雄阿赫瓦里。

在全程48.4公里的比赛中,22岁的加斯贝奥戈最后一个“晃”过终点,成绩比之一名慢了20多分钟。

原来,队里为他度身定做的手动自行车随机空运时被压坏了,他只得骑着从法国队借来的自行车参赛。

这辆车坐上去背靠不着椅背,手柄太高,腿跪在上面晃来晃去。

不过,双下肢瘫痪的加斯贝奥戈没有放弃,也没有半途而废,因为“我是代表我的国家来完成比赛的……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我没有让我的祖国失望”。

他的话不禁让人想起了1968年奥运会上,阿赫瓦里拖着中途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4个半小时跑完马拉松全程后的那句名言:“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让我完成比赛。

” 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走过的路,也许远比健全运动员的路更加艰辛;
他们所受过的苦,也许比健全人所遭遇的更加苦涩;
他们的名字,也许不如奥运会明星那样广为人知。

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世人:珍惜生活、发挥潜力、创造奇迹并非不可能。

正如奥运歌曲《Everyoneis No.1》中所说的:“一样的天空,不同的光荣,有一样的感动。

”(完)。

推荐阅读

文章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原创

本文链接: http://www.meijiu88.com/post/85035.html,尊重共享,欢迎转载,请自觉添加本文链接,谢谢!

分享本文: